八個字講透土壤問題:板、饞、貧、淺、酸、咸、臟、雜!
土壤板結,越種越板
土壤板結,就是土壤結構遭到破壞,耕作層變硬,透氣透水不良,嚴重影響作物根系正常生長。1、主要原因(1)有機肥投入嚴重不足:土壤有機質含量偏低、結構變差,影響微生物的活性,從而影響土壤團粒結構的形成,導致土壤板結。(2)長期過量偏施大化肥:長期過量施用大化肥,破壞了土壤結構,土壤有機質不能得到及時地補充,引起土壤板結和龜裂。(3)鎮壓、翻耕、澆水等農耕措施導致上層土壤團粒結構破壞。2、主要危害(1)根系能力下降。土壤板結的情況下,缺氧而導致根系活力下降,不能正常發育,呼吸減弱,影響養分的吸收。(2)導致缺素癥。由于根系能力下降,肥水吸收能力減弱,加之土壤板結后,養分有效性差,作物易缺素。
二、饞礦物營養比例失衡,越種越饞
作物生長需要17種必需營養元素,而在日常管理中只重視施氮、磷、鉀肥,忽視中微量元素肥料,造成土壤中微量元素耗竭,大量元素富集。1、主要表現肥料投入越來越多,果蔬產量、品質不僅沒有提升,反而呈現下降趨勢。2、主要危害(1)生理性缺素癥。比如鈣、鎂、鐵等。(2)作物長勢差、農產品品質降低等。
三、貧有機質含量低 越種越貧
土壤的有機質是土壤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,也是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指標。1、主要原因當前作物復種次數增加,過量地施用化肥,而有機肥施用嚴重不足或者使用方法不合理。2、主要危害土壤有機質損失嚴重,土壤團粒結構破壞,土壤保水、保肥能力、通透性及緩沖性能降低,嚴重影響著作物的產量和經濟效益。
四、淺耕作層變淺,越種越淺
1、主要表現由于長期使用旋耕機耕作,導致大部分土壤耕層變淺,有效活土層僅有15~20公分。2、主要危害“犁底層”的形成,阻礙了土壤水分、養分和空氣的上下流通,阻礙了作物根系下扎延伸,土壤蓄水能力越來越差,抗旱性能不斷下降。
五、酸土壤酸化,越種越酸
正常中性的土壤pH值大概在7左右,而許多地區的土壤pH值卻低于5。1、主要原因(1)降水或澆水量大而且集中。(2)長期大量施用化肥,目前多數化肥屬酸性肥料。2、主要危害(1)土壤酸化以后,土壤中的有害微生物種群數量就會增多,有益微生物種群數量會大幅減少,從而增加根部病害的發病率。(2)土壤中的微生物環境破壞以后,土壤的團粒結構也就相應的破壞了。(3)土壤養分一般在中性或者偏酸性的土壤中吸收率最高,當酸堿度顯著升高或者降低時,土壤養分的吸收率就會下降。(4)根結線蟲喜酸性土壤環境,當土壤變酸以后,根結線蟲的數量就會變多從而引起根結線蟲病發生。
六、咸土壤鹽漬化,越種越咸
青綠霜、紅霜、白霜,這些現象都見過吧?這就是土壤鹽漬化的直觀表現。1、主要原因(1)設施環境封閉:設施栽培下,作物對土壤水分需求量大,會使土壤深層的鹽分隨水分蒸發時上移集聚到表層。(2)施肥不合理:過度使用大化肥,以及施用未腐熟發酵的糞肥,這是主要原因。(3)耕作方式不合理:耕作層變淺,犁底層形成,鹽分容易聚積在耕作層難以下滲,使土壤表層鹽分逐年增高。2、主要危害(1)鹽分離子的生理毒害。(2)造成作物生理干旱。(3)影響作物對養分的吸收。(4)土壤功能下降。土壤中含鹽量過高時,抑制土壤微生物的活動,影響土壤功能。
七、臟土壤污染,越種越臟
土壤污染主要類型包括重金屬污染和有機物污染。1、主要原因化肥、農藥、農膜的殘留,未經發酵腐熟處理的有機肥,以及連作和病蟲害病原物,這些污染物長期殘留土壤之中,一旦超出土壤自身凈化能力后就會造成土壤的污染。2、主要危害土壤生態平衡會被破壞,土壤有益微生物大量死亡,土壤理化、生物性狀惡化,土壤活性下降、土壤功能變差。
八、重茬障礙,越種越雜
1、主要表現新棚作物根部病害發生較少,老棚不但病害重,而且產量及品質都不理想。2、主要原因